2023-03-18

股票賣出的時機 + 特斯拉的長線價值試算!| 【投資好難】#31 摘要

【投資好難】#31 精華摘要

YouTube – https://youtu.be/D0lX3U0TilU

Podcast – https://apple.co/3mbWJM8

[股票賣出的時機]

想聊這個主題,是因為我在股癌的 telegram 群組會分享我何時賣出股票,增加現金部位。有人稱讚我很準,因為我賣出的股票常常後來收盤都會殺低。但我根本沒有很準,我賣出股票增持現金其實不是因為預測當天會跌,所以根本不存在預測準不準這件事。大家問我為何賣,我通常只回答四個字:風險管控,而不是因為看到什麼立刻要下跌的危機。

賣出才是真獲利的觀點有點問題

有些文章說決定股票何時買進容易,決定何時賣出才困難,很多人認同這句話。但我認為不一定如此,買進股票其實也有很多功課要做。很多聽眾會寫信件或留言問我股票該不該賣了,他們其實是被這種說法困住:「變成現金的才是真正的獲利,帳上獲利都只是紙上富貴」。意思是股票漲了100%你沒賣,幾個月後可能變成跌10%,那之前漲的都是假的,入袋為安的才是真獲利。這個說法影響了不少人。我個人不是很認同此說法,因為這等於是在告訴大家,股票賺了錢要趕快換現金出場。但這樣的想法,其實違反資本市場本質,你會一直尋找出場時機。結果就導致你的投資在股票的時間少於在現金的時間,這不是我真心希望的投資狀況。

但因為很多人有這問題,所以今天就來聊在我的投資觀念裡面,何時是股票賣出時機。原則上我鼓勵的投資方法是定期定額,長期持有績優成長股,挑完就長抱。若自己沒有能力選股,就去買大盤ETF。我的原則裡面,買了股票不太需要賣出,這反映了巴菲特的投資理念:如果不想擁有一檔股票十年,就連一秒也不要擁有。而若你真想擁有十年,你應該不會賺了三成就想出場。就算我預測某股票未來半年一年會漲不少,如果我不想持有十年,我完全不會想要去買它。

三種我認為的賣出時機

但雖然原則上是如此,然而實務上也不太可能買了股票就永遠不動,有些狀況還是會需要賣出或風險管控。所以我想分享一下我什麼時候會賣股。有三種時候我會賣出,這不見得符合你的投資理念或風格,但還是可以參考一下。

狀況一:買進理由消失,或說基本面已變。例如有一家公司,你看好它稱霸市場,佔有率不斷成長。但產業發生了變化,或換了管理層,當初買進理由消失,就必須思考是否要繼續當它的股東。舉例而言,十年前買了CPU霸主Intel,但現在看X86架構,AMD競爭力已追上,蘋果也推出能耗更低的ARM CPU。就算它市佔率暫時還是大,但是它的基本面、成長預期、產業環境、競爭力都改變了。這種情況下你還願意繼續做它股東,持股十幾二十年,面對它的經營風險嗎?若不願意,那你就應該賣掉。若你評估這些變化影響小,就可以繼續持有。要思考的是長期基本面而非短期事件。例如今年肺炎對 AirBnB 等旅遊網站造成的就是短期影響。比較有長期影響的主要是產業環境變化,和管理層是否還能作出正確決策。

狀況二:整體股市過熱,大量散戶參與,估值過高,我可能考慮賣出一部份。這等於放棄一部分可能的獲利換取風險承受度,且回檔時有現金可加碼。表面上看,這種調控風險和獲利了結很像,在類似的時期會做類似行為,但思路上其實有根本差異。前者認為自己做的在保護獲利,後者則認為在犧牲獲利。調控風險者不會完全退出市場,多數資金還是會在市場內,獲利了結者則可能賣得更多。

狀況三:本身的生活型態或金錢需求產生改變。有些人不認同長期投資,這是因為搞不好需要用錢時股市就在低點。這也有道理,所以投資其實還是要考慮到金錢需求。

但我個人還是建議把錢放在資本市場內久一點,這是因為大多數的人投入的錢根本不夠多。其實資本可以比喻成幫你賺錢的機器人,即使這些機器人會耗損、會故障、會被偷,會面臨各種損失,難道我們就不把它們送出去工作而鎖在倉庫?只有派出去工作才能幫你賺錢。投資的錢也是一樣的道理。多數人我都不建議退休前賣出股票。可以退休前幾年再開始規劃退出策略,對應需求慢慢撤出。可以規劃五年之內,每次有好機會,例如股市創新高,達到相對高點,就賣出一部分。不過其實也要考慮活得比預期更長的風險。

[特斯拉的長線價值有多高]

電影「大賣空」故事主角,著名投資人 Michael Burry 說他要放空Tesla。似乎Tesla已經炒得太高?以拆股前股數計算,現在的Tesla等於3000美元一股,用今年低點來算,漲了9-10倍。不過我不建議一般投資人做放空,風險太高。可以比喻成摩托車時速120公里壓車過彎,99%的人都會摔車。上一個說要放空特斯拉的不知道已經死多慘。對我個人而言,特斯拉現在股價相當貴,沒有修正我不會進場加碼。

對特斯拉五六年後的估算

我們來重新檢視特斯拉股價是否合理。跟我們今年上一次檢視時比,股價已經高了四倍多。這次我們試估五六年後他的長線價值,並回推現在股價。Elon Musk幾個月前發言中希望特斯拉年產兩千萬台車。現在全世界前兩大車廠福斯與豐田,每年出貨也才約一千萬輛。所以我不相信特斯拉的這個目標。若估七八年後特斯拉年產五百萬輛,約等於現在全球第六到第七名車廠,是可能做到的。假設不再有綠能點數收入,它的第三季財報中賣出14萬輛車,營收72億美元,毛利率23.6%。若年產五百萬輛,單季營收可達649億美元。規模擴大後,工廠端成本降低,但增多車款,且利用經銷商通路的成本升高,預估毛利率降到22%。汽車研發費用估計三倍,汽車行銷行政費用估計五倍,則營業利益會達到93億美元,單季EPS6.8美元,全年EPS27美元。(詳細表格與內容分析細節請參照 YouTube 頻道內容)我的抓法都是偏保守,可能有點低估獲利。而且並未納入能源事業與車上軟體服務,保險和汽車服務事業,自動計程車隊等收入,但也沒計入發行新股對利潤的稀釋效果。

以600元股價來說,本益比22倍,似乎也不是特別高。但還是要留意風險:1.要是銷售量達不到預估的五百萬輛?可能少賣也可能多賣。2.五年後股價600美元合理,不代表現在合理。現在買可能是偏貴,之後股價可能大幅修正。股市是沒有道理可言的,未來五六年的變數很多。例如能源事業未來可能開始賠錢,又例如肺炎影響了今年特斯拉汽車生產進度。我們只是在討論五六年後的可能狀況,不是要討論現在該買或不該買,不是要給大家投資指引。未來有很多種可能,現在談的只是我個人認為機率不低的一個版本。投資一半是科學,一半是藝術。有的部份可以量化,有的不能量化。有一半是可以理性計算,另一半需要信心、策略、靈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