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5-30

ARK如果沒有女股神 + 比特幣突破兩萬美金 | 【投資好難】#32 摘要

【投資好難】#32 精華摘要

YouTube – https://youtu.be/y01kUF-Rn9w

Podcast – https://apple.co/3pp8l07

[聯準會會議後的小提醒]

– 聯準會會議結論上調今明兩年美國全年經濟預測。

– 聯準會主席Jerome Powell:美國股市高是低利率導致,雖然現在有點偏高,但沒看到危險訊號。

– Miula觀點:在現價位,投資人要有投資部位的風險意識。我現在現金部位17.5%,一個半月調高5%。

– 經濟最差時不一定是股市最低點,經濟前景沒問題也不代表股市不會有風險發生。

 

[ARK如果沒有女股神]

– ARK公司,尤其在中國,是近期網上熱門話題。ARK 在今年成為世界管理資產最多的主動型ETF。

– ETF 真正的定義是可在交易所交易的基金,不一定是被動指數型基金,也有團隊操盤的主動型基金。

– ARK 的招牌人物是號稱女版巴菲特、女股神的 Catherine Wood (Cathie Wood)。她從 1977 年起擔任投資分析師,2001年擔任知名的聯博資產管理公司投資長。2014年創立ARK公司,目前總資金量160億美元,創業非常成功。

– ARK 過去兩年變成明星投資公司,因為該公司策略為投資有顛覆潛力的高成長未來型股票,而過去兩三年的行情中這類股票升最多。疫情過後的最近半年,真正爆發的就是具備高未來性,高風險高報酬的中小型成長科技股。例如當初的 Tesla,以及後來的 Roku、Zoom、Spotify。

– Cathie Wood 表示,ARK 專注投資未來可能成為 FAANG 之類科技巨頭的公司。 2017年起 ARK 績效就不錯,但2020才真正大爆發。

– ARK 各基金管理費在 0.75% 上下,以主動基金來說不算貴。美國很多被動 ETF 管理費在 0.1%以下。而傳統主動基金管理費通常超過1%,甚至高達 1.5%、2% 的也很多。

– ARK 的股東 Resolute 在 2016 年投資 ARK 時簽訂的合約中有條款,可在 2020 年底前用一定價格買下 ARK 多數股權。Resolute 前兩月宣布要執行此條款,Cathie Wood 則是發聲明表示這樣對公司不好。ARK 公司是 Cathie Wood 一手辛苦打造出來的,她不滿也合理。

– 當初會簽這樣的條款一定是 ARK 有求於 Resolute,現在也沒有任何辦法阻止合約的執行。簽合約時也許 Cathie Wood 覺得這個執行價已經夠好,但沒想到後來公司經營得比原來預想還要好非常多倍。這也不能怪 Resolute 黑心。合約條款即將到期,不執行就等於放棄。

– 以 Cathie Wood 現在的知名度與影響力,要出去開新公司完全不難。對 Resolute 來說,Cathie Wood 留任是最好的,因為她是活招牌,是媒體與投資人的焦點,她離開會讓 ARK 失去光環。

– Resolute 宣布要執行合約,這打開了一個協商討論空間。現在不知事情最後如何演變。可能雙方同意折衷條件,例如 Resolute 以一定低價買下大量股權,或 Cathie Wood 高價買回執行權。Cathie Wood 留在 ARK 才是雙贏結果。但商業談判不一定永遠走向雙贏,可能因為各種因素破裂。Cathie Wood 還是有機率離開 ARK。個人認為她離開的機率大約 30%。

– 若 Cathie Wood 離開 ARK 的後果

  1. 短線:不會因為她離開基金就暴跌。一檔股票可能因為靈魂人物離開,造成對公司未來成功預期下降而暴跌,但ETF價值來自持股組合,不受靈魂人物離開影響。基金贖回潮即使造成短期折價,但還是會因為套利而回穩。
  2. 長線:取決於底下的分析師團隊會不會跟 Cathie Wood 走。如果絕大部份不走,ARK 未來績效不會太差。Cathie Wood 沒有能力研究每間公司,只能給大方向並指導團隊去研究細節。有時前代王者離開,徒弟上位,表現也不見得更差。

 

[比特幣突破兩萬美金]

 – 我平常不太聊加密貨幣,因為個人認為幣圈比較接近賭場而非投資。但比特幣漲到兩萬美元,是所有資產中漲幅最高,所以還是要聊一下。

 – 我個人不知道比特幣為何漲這麼高。因為興趣低,也不會花時間研究它。但有很多因素就算花很多時間研究也無法掌握,例如科技公司 Snowflake 我研究很深,但也不知道它股價為何這麼高。

 – 我不投資加密貨幣與黃金的理由:

   1.我不喜歡投資非生產活動。公司可以為人類創造更好未來。

   2.加密貨幣願景是去中心化,我不特別認同。在商業世界,中心化更有效率。中心化代表交出一部分控制權給政府或大公司,但效率高。去中心化犧牲效率,但不容易被極少數人控制住。

喜歡哪一種看你的價值觀。

 – 以整個人類社會需求而言,我不太認同去中心化符合人類社會文明演進需求。

 – 加密貨幣也在進化中。例如FB主導的 Libra(Diem)有個協會作中心。所以加密貨幣多半不會消失,影響力還會越來越大。較新的加密貨幣調整成有更多主流應用,會被主流社會接受。未來經濟應有加密貨幣一席之地。

 – 但我也不認為加密貨幣會發展到貨幣理想家心目中的主流地位,例如取代各國發行的法幣。我認為世界最終極的價值與信任來源其實是武器。而擁有最大武器的組織是各國政府。建立在非武力的架構很容易被武力奪走。任何區塊鏈技術都無法讓你擁有武力。

 – 有人問我該如何投資比特幣,我想引用塔雷伯的「反脆弱」一書的杠鈴策略,也就是把大多數資產投在穩定資產上,一小部分可以投在高風險高回報資產上,他建議最好不要超過10%。我個人建議不要超過 5%。

 – 比特幣的確有機會賺到極高報酬率,但該市場不成熟,風險極高。我不建議大家把投資當賭博。若你能管控風險,並對加密貨幣極有信心,進行小部份投資我不反對。

 – 我個人對加密貨幣是完全不會想碰。每個人都有適合賺的錢與不適合賺的錢。例如我喜歡寫科技巨頭解碼這樣的公司分析,有自我成就的動機。但要我密集演講就不適合。投資方面,如果你對一個投資標的不是很懂,或是不具備很大信心,很容易一個波動就被洗出去。例如我之前對 Zoom 沒有辦法做到買入就長期持有,或者高股息股票也不是適合我賺的。

 – 若賺到不適合你賺的錢,會讓你養成錯誤投資習慣,對你的長期投資賽局反而有害。

 – 對我來說,我對加密貨幣興趣不高,不會花時間研究,也就不會有足夠多專業。我也不相信他們描述的未來,不會有足夠信心。所以就算它有機會賺得比我的持股更多,我還是不會碰這東西,因為它不是我的投資領域。

 – 我鼓勵大家想清楚什麼是適合自己的投資,包括加密貨幣在內。如果不適合,就不要因為一個東西可能漲很多,沒賺到會很可惜,就跑去投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