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5-29

台積電對上英特爾,晶圓代工市場會被搶嗎? | 【投資好難】#45 摘要

 【投資好難】#45 摘要

本集主題 – 台積電對上英特爾 + 月薪十萬如何投資

本精華整理為 YouTube / Podcast M觀點頻道直播的內容摘要,網頁版本只會有第一則主題的精華摘要。如果想看第二則精華摘要,請訂閱M觀點免費電子報<<M報>> – https://bit.ly/345gBbA

透過 YouTube 或 Podcast 完整收聽整場節目 –

Youtube: https://youtu.be/trIogmj1Ysg
Apple Podcast: https://apple.co/2RkSMLi
Spotify Podcast: https://spoti.fi/3mIvV83

 

[台積電對上英特爾]

■ 投資台積電的人,最近應該都會注意到他們競爭對手 Intel 打算進軍晶圓代工產業的消息。這是不是會對台積電造成威脅?

  • Intel 打算花 20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建兩座晶圓廠,並進軍晶圓代工。TSMC不甘示弱,說三年要投資 1000 億美元。表面上看似兩強在對戰前喊話,很多人就擔心 TSMC 是否會面臨 Intel 的威脅,但實際上比較深入分析的話,其實會知道,台積電應該不太會受英特爾策略的影響。
  • 前幾天新聞說到台積電成為台灣最多人買的股票。它是台灣競爭力最好的公司,但之前沒什麼人買。去年起台灣散戶開始發現台積電的優勢進來買,這是好事。

 

 ■ 之前還看到業界人士的分析文章說台積電會受影響,但我自己的看法是認為不會。這有幾個因素。分析如下:

  • 首先看製程。去年台積電股票暴漲的原因就是英特爾認輸。台積電的製程技術還會領先英特爾和三星一到兩年的幅度,而且這個態勢至少會持續三四年。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應該還是供不應求,幾乎是市場的獨家供應商 (三星英特爾都輸半代,而且英特爾的產能自身還要用)。Apple、AMD 都沒有更好的選擇,台積電可以一直吃到獲利最高的訂單。
  • 而即使是 Intel 本身,也很可能會把高階 CPU 的製造下單到台積電 。英特爾把設計與製造內部分家,希望設計部門保持彈性,未來的設計將會更能與台積電接軌。其實分開之後,他們的設計部門也不會想被自己公司的製造部門綁死。英特爾為了保持競爭力以及內部獨立性,CPU 會長期分一部分給技術領先的台積電代工。也許 20% – 30% 就是會固定給台積電,以此來向自己的製造部門施加壓力,光是這樣對台積電就是很大的利多。這會是十年以上的格局。所以英特爾進軍晶圓代工,不要只看競爭的那一面,他們也是會持續下訂單給台積電。
  • 晶圓代工市場未來會走十年的超級大多頭。有好幾個動力讓晶片市場成長每年高達百分之幾十。
  1. 雲端產業未來十年還是會蓬勃發展,尤其 2B 的部份,很多公司疫情下發現數位轉型不夠,無法應對疫情需求,之後就大量投資雲端化。IaaS (雲端基礎建設)或 SaaS (雲端軟體服務)應該都還有兩倍以上的成長空間。這些東西都是大量運用晶片運算,我估計年化成長率超過20%-30%。但代工產能的增加和設廠需要時間,不是那麼快能追上。
  2. 另外一個推動晶片的大動力是 AI(人工智能)/ML(機器學習)領域。AI 與 ML 技術越來越成熟,切入各種應用,市場需求很可能會呈現指數性的成長爆發。假設 AI/ML 算力的需求成長是每年 200%,但運算晶片的效能每年只成長 30%-50%,那就代表需要兩三倍數量的處理器(CPU、GPU),來處理每年新增的運算量。目前大多數的專業分析機構都認為 AI 和 ML 市場未來的年化成長率將以超過 40% 的速度飛升。
  3. 另外,IoT (物連網,為萬物加上連網功能)也進入了成長期。一般汽車也用晶片,但未來智慧汽車所需的晶片數量可能是現在汽車的好幾倍。Peloton 的雲端健身器材,則是把運動設備智慧化,所需的晶片翻倍。以後還會有更多產品進入數位化。

 

■ 簡單來說,台積電在法人說明會上調未來 5 年營收的年化成長率到 10%-15%,完全是合理甚至偏保守的估計。因為經濟規模,他們獲利的成長還會更高。我個人武斷的預測會是20%-25%。

  • 全世界未來對於晶片的需求,年化成長率很可能達到20%以上,不過當然不會整個市場全部都給台積電吃走,只不過最先進最賺錢的那一塊會被台積電拿走。
  • 另外一個重點是,英特爾即使進軍晶圓代工產業,受到影響的恐怕也未必是台積電。最有可能的劇本是英特爾拿出 14nm 製程做代工,差不多相當於台積電 10nm 製程。而這部分的產能,很可能是未來整個市場需求最大的一塊,兩家公司加起來還吃不完。
  • 大多數的晶片,用不了 3nm 5nm 7nm 這種先進製程,因為不是貴的晶片,成本效益不符合。但目前主要使用 28nm 成熟製程的這些晶片,未來還是會需要更好的效能,會選擇次先進製程。若排不進台積電 10nm 產能,那選英特爾的 14nm 也是個好選項,兩家都會賺得很飽。我認為英特爾的代工主要從聯電和中芯 28奈米製程搶客戶的機率比較高,中芯原本想要搶進先進製程,但現在因為美中衝突受阻。
  • 台積電如果未來十年在營收方面都能維持 15% 的成長,那獲利應該能維持更高的成長,約 20%。目前的本益比 30 倍,老實講是低估了。如果台積電未來十年獲利能每年保持 20% 的成長,我們用折現現金流模型倒推,合理的本益比可以來到 45-60 之間。長線還是看好的。
  • 台積電會受到整體股市影響,也有不少人是跟風投資,信心不足。未來這一兩年應該也還會有不少的上沖下洗,如果你跟我一樣有投資台積電,記得要看長線。

 

想要看到完整的精華重點摘要嗎?立刻訂閱M觀點免費電子報<<M報>> – https://bit.ly/345gBb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