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投資好難】#64 摘要
本集主題 – 台股跌完了沒有? + 放空 ARK 是正確的嗎?
本精華整理為 YouTube / Podcast M觀點頻道直播的內容摘要。網頁版本只會有第一則主題的精華摘要,如果想看第二則的精華摘要,請訂閱M觀點免費電子報<<M報> • – https://bit.ly/345gBbA
透過 YouTube 或 Podcast 完整收聽整場節目 –
Youtube: https://youtu.be/lumst75iGLc
Apple Podcast: https://apple.co/386ILqi
Spotify Podcast: https://spoti.fi/3znz96k
[台股跌完了沒有?]
■ 台股連跌了一個月,這一波從波段高點 18034 開始,跌到昨天的 16375 點,已經跌了快 10%。有些人受傷慘重,所以我想聊聊這個主題。
• 在過去一個月中,台股走勢只有短暫的一些反彈,基本上就是一直向下。到昨天連跌9天,九星連珠。雖然很多天都是小跌,但累積起來的跌幅到目前也不少了。
• 去年才開始進場的少年股神們對這個情況當然很不習慣。他們的錯誤印象就是股票要漲很簡單。討論區裡面的少年股神們,連股票只是盤整沒漲,都會批評這些股票怎麼這麼爛。更何況是最近這種連續緩跌,他們應該都很受折磨。
■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聊,台股這波跌完了沒有?
• 當然,面對這類問題,我的答案就是 — 我不知道。
• 我今天這樣是有點標題黨,但我跟節目觀眾說過很多次了,我沒有預測未來的水晶球。所以到底台股跌完了沒,我真的不知道。如果我真正確定知道,我應該會去借個幾千萬,開十倍槓桿押下去。不過我還是可以給出一些有用的建議給你參考。
• 技術派的人,會告訴你在年線 15454 點這邊會有支撐。這可不可以參考?我覺得當然可以參考,但技術分析絕對不是水晶球,也不是一定會準。實際上市場有可能還沒跌到 15500 就開始反彈,也可能一口氣跌破年線。這雖然有一定參考意義,但不能拿來當射擊準星,不應該完全拿來當作買賣的依據。
• 價量派的人則會告訴你,要到市場量縮打底整理之後下跌才會停。如果依照他們的看法,目前量只跌了一點,應該也還沒殺夠。
• 如果看融資減碼的狀況,似乎也還有一些下跌空間。以上大家參考就好,但他們的預測都不是絕對一定會發生,這通常不會是我思考的方式。
■ 問台股這波跌完了沒有?其實是個錯誤的問題。面對最近這樣的修正,我真正會問的、比較適合的問題是: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小型修正?還是有大型危機開始嶄露跡象? 這才是我每次看到下跌會問自己的問題。
• 想回答這個問題,你會開始思考:市場中存在哪些風險?這些風險是否已經反映在價格上了?
• 大型危機是指例如 2008 年金融海嘯,或者去年的肺炎疫情。19年下半殖利率倒掛造成市場恐慌,或是美中貿易戰開打,那些都只算是長多期間中的小型修正。要判斷最近跌只是修正,還是大型危機的開端,就要去問自己深一層的問題,也就是剛才說過的:市場中存在哪些風險?這些風險市場是否已經認知到,是否已經反映在價格上了?
• 回頭來看美國現在的情形。第一個風險是大家最常提起的聯準會打算縮減 QE。前兩天的會議紀錄都可以看出QE規模準備變小,八月底到九月正式宣佈縮減QE的機率很高,到第四季就會執行,只是哪個月開始做的差別而已。對這個風險,市場已經作了幾個月的準備了,共識就是今年就會發生。所以即使還沒有完全準備好,但我相信對這件事股價大致上應該已經反映了至少80%-90%。等到縮減QE正式發生,我猜可能只會跌個幾天,跌個三五趴。
• 縮減QE其實是利多消息。雖然市場資金變少,但那是因為經濟整體強健,不需要額外輸血,若不看短期衝擊,這對長線是利多,沒有造成新危機的風險。
• 第二個風險台股分析師很常談起,就是歐美經濟解封,消費從商品轉移到服務上。市場也已經知道這件事了,但可能要看到業績數字真正出來,股價才會完全反映。因為市場上有些人就是不見棺材不掉淚,後知後覺。跟QE不一樣的是,媒體整天播QE縮減,連後知後覺者都已經被嚇到了。
• 消費轉移這點對於台灣的電子業影響會較大,因為台灣主要是出口硬體商品。原本訂單超額訂了幾倍,但現在東西沒那麼多人買了,可能價格會降低,產能利用率也會下降。但這件事還是有很多先知先覺的人都已經知道了,而且長線數位產品的需求還是看好,就算受到負面影響也只是一兩季,也只是跟之前疫情需求比沒那麼好而已。
• 歐美消費者花錢從商品轉移到服務,不是什麼長線危機。這件事情之後還是會恢復平衡。
• 第三個風險是 Delta 變種病毒導致復甦減緩。這部分我之前有一集專門講過了,我個人反而認為市場有點過度擔心,Delta 變種的影響其實沒那麼大。
• 就業狀況方面,目前看起來復甦是沒問題的。美國非農就業、新增失業、失業率都表現得很好。聯邦失業補助七月已經結束,所以美國人會想現在回去工作比較划算。
■ 整體經濟復甦的基本面是否有大改變的可能?看來應該是沒有。
• 雖然最近公布的兩個經濟數據:美國第二季 GDP 和美國零售業銷售似乎都低於預期,但我看完數據後,我覺得其實還不差,沒看到什麼問題。看起來消費還是強勁,經濟還在回升軌道上。所以整體而言並沒有看到什麼經濟上的問題。
• 台美經濟高度連動,雖然上述講的是美國,但台灣經濟大致上也沒什麼問題。五倍券發下去之後,台灣內需又會帶動一波。台灣經濟大格局來看也沒什麼危機。如果經濟大格局沒問題,那台股的下跌,其實大概率只是多頭的修正而已。要去解釋它的話,可能是短期的隨機性波動、 或者是漲太多了,現在要整理回來、又或者是市場需要重新確認價格共識。只是個小型修正的概率可能有95%以上。
■ 到底這次股市會修正多少?說真的我也不知道。但多頭的修正一般的概念大概就在 10%-20% 之間,超過 20% 就算進入空頭市場了。現在已經碰到修正的下緣 10% 了。用 Howard Marks 愛用的說法,股價已經從很貴變成沒那麼貴了。這個時候適當考慮進場,也不是什麼不合理的選擇。
• 不要試圖抄底,想投資的人也許應該建立一個合理的進場計畫,分批進場。假設某次修正,跌幅最多跌 20%,你真那麼厲害,資金能夠都在跌 20% 的點進場嗎? 這真的很難啦。假設你 10% 進場一些,15% 進場一些,20% 進場一些,那你其實也是建立了不錯的進場位置。如果最後沒跌到 20%,你也成功讓部份資金進場了。
• 雖然沒辦法準確判斷,但你要問我很主觀的看法的話,我認為這次的修正已經完成 50% – 75 % 以上了。現在進場我不反對。
• 從年初到目前台股漲幅非常高,從年初的 14732 點漲上去,後來連跌了一個月之後還有 16375 點, 漲幅還有 11%。除息除權還原後的股價報酬指數則是從 28441 漲到 32227,漲幅 13.3%。對比一下一樣科技股為主的 Nasdaq 股價報酬指數,從 15272 點漲到 17286 點,漲幅 13.2%,跟台股其實差不多。即使考慮到這波修正,台股到目前也完全沒有輸給 Nasdaq,所以出現一次修正是正常的。台股沒有什麼泡沫危機,出現回檔修正也很正常,要用平常心來看待。
想要看到完整的精華重點摘要嗎?立刻訂閱M觀點免費電子報<<M報>> – https://bit.ly/345gBb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