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3-21

之前非常看好中國的軟銀,暫停中國投資的原因? | 【科技M頭條】#32 摘要

【科技M頭條】#32 精華摘要
本集主題 – 軟銀暫停中國投資、三星掌門人出獄、科技巨頭好乖好棒

本精華整理為 YouTube / Podcast M觀點頻道直播的內容摘要,網頁版本只會有第一則主題的精華摘要。如果想看第二與第三則的精華摘要,請訂閱M觀點免費電子報<<M報>> – https://bit.ly/345gBbA

透過 YouTube 或 Podcast 完整收聽整場節目 –

Youtube: https://youtu.be/Yq_kBZuHft8
Apple Podcast: https://apple.co/37R0hyv
Spotify Podcast: https://spoti.fi/2VXtdCX

歡迎來到科技M頭條,這是一個討論與分析每周科技界重大新聞的節目。如果你對於更深入的觀點有興趣,歡迎訂閱我們的付費電子報科技巨頭解碼。你可以透過我們節目下方的文字區連結,來訂閱我們的科技巨頭解碼電子報,每月只要 169 元,讓你完全掌握科技與商業的趨勢。

[ 軟銀暫停中國投資 ]

■ 中國科技產業大多頭–軟體銀行的執行長孫正義表示,軟銀會暫停投資中國,而且明確指出這是因為中國科技公司受到政府的監管打擊越來越多。軟銀在未來一段時間內,至少半年一年內會靜觀其變,看看中國政府的監管力度到底多大。然而他沒把話講死,留了伏筆說他還是看好中國未來,尤其是AI方面,並且如果看到情況好轉、風險變小,也就會再恢復投資,但其實他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風險會變小。大概由於他們手上還有大量中國投資,所以他一再強調軟銀並不反對中國政府。

• 軟銀可以說是滿手中國科技股,所以這個消息一出震驚投資圈。軟銀手上有包括阿里巴巴、字節跳動、滴滴、掌門教育等公司,總計中國投資佈局超過百家,橫跨科網、教育、金融、媒體等領域。投資阿里巴巴是軟銀早期代表作,在馬雲急需資金求助無門的時候,軟銀伸出援手成為主要股東,獲利超過千倍,所以他們後來的投資很一大部份都走中國路線。根據花旗銀行統計,中國投資佔軟銀總資產超過44%。在願景基金裡面,中國科技公司的投資就超過 20%,可以說是非常大的部位。軟銀現在持有阿里25%的股權,持有滴滴也達到20%。這兩家都是今年中國政府直接重點打擊的對象。

■ 我覺得這算是一個大消息,因為軟銀可以說是投資界裡面對於中國最重押的一家。

•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,是因為他們曾經靠阿里嘗到了非常大的甜頭,之後的字節跳動和滴滴,也都算是巨大的成功。他們會持續加碼中國科技公司,也算可以理解。我之前一直說中國科技公司競爭力很強,如果不考慮政治風險的話,應該誰會都想投資中國科技公司吧。
• 而軟銀就是有辦法得到很多好的投資機會。這些厲害的科技公司不是你有錢就投資得了。其實有錢人很多,但好的投資機會不多,需要人脈與關係才能參與瓜分。但軟銀透過阿里巴巴建立的人脈網路,有能力接觸到中國第一線最好的投資機會。所以軟銀投資中國,是有很大的資訊優勢和管道優勢。

■ 但是千算萬算,他們還是沒有算到政治風險。畢竟以下這點大多數的商業界人士很難理解:有錢賺不是大家都好嗎,幹嘛要自斷金脈?把自己國家的產業打個半死?

• 但我們談過多次,對習近平這人你真的不能純粹從經濟角度思考。他不是很喜歡走市場經濟,他喜歡的狀態是想發展哪些產業就發展它,想打擊哪些產業就打擊它。雖然過去幾年有些人事先給予過警告,認為中國政治風險越來越高,但對孫正義和軟銀來說,面對已經投資的部位,人總是會帶偏見,過濾掉負面訊息。人對一檔沒買的股票會比較客觀,好消息壞消息都會看,但對已買的股票,就會去放大好消息,忽略壞消息。這是行為經濟學提到的人類決策系統的偏誤。
• 即使去年螞蟻金服事件已經很嚴重,軟銀大概也都當成偶爾發生的特殊個案。直到今年連續被打擊,他們才發現原來這不是個案,是迎面襲來的大浪。在差不多被打昏的時候,只好決定先觀望一陣子。他們手頭部位太多,也不可能一下子就退出。畢竟本來是對中國科技股的大多頭,不太可能直接說放棄就放棄。選擇觀望也是合理的。
• 能夠把軟銀這麼看好中國的公司也逼到這樣程度,習近平政府真的很扯。難怪很多人叫他總加速師。

■ 這對中國的新創科技圈當然很不利,畢竟軟銀集團是著名的凱子,投資給的估值都高過傳統的創投或私募基金。軟銀的策略一向就是願意花大錢搶前段班的公司。

• 而且軟銀是風向標。連最看好中國的軟銀都縮手了,其他私募基金與創投信心不會受打擊嗎?
• 中國新創未來如果不能在美國上市,外面這些早期投資的股東變現會很不方便。
• 而且不只外國創投,我相信連中國本土資金的創投,現在可能也都不敢積極投資中國科技公司了。本來認為會獲得很棒的投資報酬率,現在看起來反而隨時會被打擊,可能把錢放在銀行還比較安全。
• 中國的科技新創一定會受到很大的影響,投資一定會縮手,包括全世界跟中國本地的資金都是如此。新創科技公司拿不到錢就很容易做不下去,無法生存。
• 這樣下去中國互聯網產業會受到重大打擊,會產生很大的拐點,未來的成長性會大幅往下改變。這真的很可惜,因為消費互聯網是中國的一大強項,遊戲與電商都是世界級的。
• 目前看起來,互聯網產業並非習近平看重的產業。習近平想重回計畫經濟,把資源投入 AI、製造 、半導體,他的名單中沒有電商,沒有遊戲。這真的讓人聯想到大躍進,這種做法的成功率不高。或許這會是未來百年後歷史學家的重要案例,中國經濟發展的拐點。

想要看到完整的精華重點摘要嗎?立刻訂閱M觀點免費電子報<<M報>> – https://bit.ly/345gBb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