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天,國文課綱到底該不該調降文言文的比例,又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。
扣除掉這件事本身可能的政治意涵不談,其實 Miula 個人是認同文言文的確是可以適度調降教學比例的。
如果你認為現在年輕人的寫作跟閱讀能力都很差,那你應該更要認同這個方向。
因為學習再多的文言文,對於培養閱讀以及寫作的能力,幫助都很有限。並不是多讀些古代的經典,就能夠幫助現代的學子。
文言文的確有其不可取代的美感以及文化傳承,但也不可否認學習文言文在這個年代的效用其實是相當有限的。要學習寫作,恐怕有許多更好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寫作能力。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,多閱讀不同種類的書籍,理解不同種類文題的差別,學習論述的正確邏輯,恐怕都比盲目的學習文言文更有效。
所以這個問題,真正應該思考的點是,以一個學生學習國文的時間來說,我們究竟希望他們唸完十二年基礎教育後,國文具備那些基本能力? 如果我們期待的是他要有一定程度的閱讀理解能力,並且也具備一定能力的寫作能力能寫出他想表達的,那我們應該花更多時間訓練他們如何正確閱讀以及正確思考,並且做大量的練習。
文言文當然還是可以學習,至少讓學生學到在 google 古代資料的時候,能夠看得懂。以目前文言文佔的比例,的確是可以再下降一點的。學生能學習的時間其實很有限,不同的主題其實都是在互相競爭,對這些孩子來說,少念點文言文,其實可以讓他有時間學一些其他更有效益的主題。讓學生學了一堆文言文,真的不如教他們在職場上寫出一流報告與商業書信的寫作能力。
進一步來說,這個問題,其實不只是文言文到底該不該降低而已,可能台灣目前的整個義務教育的國文教學方式,都需要做相當程度的改革才行。
義務教育學習國文的目的,到底是為了培養我們國民那些基礎能力? 把這點釐清,才能夠給出正確的課綱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