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創業家的創業主題建議 – 盡量避開使用者人數依存性高的項目

Date

und

前兩天,正好跟一位正在創業的新手創業家聊天,正好聊到這個主題。

什麼主題呢?

就是其實創業家,特別是那些新手與資源不足的創業家,應該要盡量避免去創一個與使用者人數有高度依存性的創業項目。

使用者人數依存性? 這是什麼意思?

用英文翻譯就叫做 User Number Dependency,這個意思是你的產品體驗的好壞,跟你的使用者人數的絕對數字有高度的相關。當你使用者人數越高,你的產品體驗就越好,當你的使用者人數不足的時候,你的產品體驗就會變糟。

舉個例子來說,如同 Facebook 這樣的社群網路,或者是像 Line 這樣的通訊軟體,其使用經驗都是屬於高度依賴使用者人數來決定的。

Google+ 當初為何挑戰 FB 失敗? 答案很簡單,因為根據絕大多數 G+ 用戶的說法,Google+ 是一個鬼城。當你想使用社群網路的時候,你是希望能夠與你的朋友在網路上建立連結的。而不管 Google+ 在功能上做得再好,當你上線時發現一個朋友都沒有時,你的使用經驗能夠有多好呢? 所以 Google+ 這個曾經被 Google 寄予重望挑戰臉書的計畫,終究是以失敗收場。

同樣的,通訊軟體的世界,產品是否能成功一樣是跟人數多寡有高度相關的。假設你今天開發出一套比 Line 更好的通訊軟體,想要在台灣打敗 Line 同樣也是難度非常高的任務。因為當你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新用戶,當他安裝好上線後,卻發現他的兩百個 Line 朋友裡面,只有三個有安裝這套新的通訊軟體,你覺得一天後他還會繼續用這軟體的機率有多少呢? 更可悲的是,三天後他有另一位朋友終於也安裝了這套通訊軟體,但已經太晚了,而這位新朋友也會再次重演一樣的故事。

Miula 很熟悉的線上遊戲產業,同樣也經歷過這段歷史。早期 MMORPG 的時代,遊戲內一定要人多才好玩。所以那個年代,成功的遊戲人一定很多,畢竟要打一個魔王,可能要三四十個人一起出團,如果湊不到這麼多人,就打不贏魔王,遊戲就玩不下去了。但是後來,遊戲廠商發現這樣的遊戲機制難度太高,所以就開始逐步下修需要的人數,從四十人變二十人,二十人變十人,目的就是要讓當線上人數沒有那麼多人的時候,玩家仍然能夠有好玩的遊戲可以玩。

然後到了網頁遊戲跟手機遊戲的時代,這個門檻就更下修了,手機版的線上遊戲,雖然還是要連到伺服器,也有多人互動的功能,但原則上一定會設計成就算整個遊戲內只剩下你一個人,你還是能獲得 95% 以上的樂趣。遊戲廠商為什麼要這樣設計? 因為沒有任何一家遊戲廠商有把握他的遊戲內一定會有很多人,而當遊戲內人數不夠遊戲體驗就會不佳的話,可能會導致連一點基本的顧客都留不住的慘況。

舉例來說,假設有款對戰遊戲一定要線上同時有一千個人,你才能夠在一分鐘內開局成功(遊戲體驗流暢),但結果很不幸最後行銷沒有找到足夠的一千人,線上只有六百個人,每次開局時間會拉長到兩分半鐘。這樣的情形,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一個月後,線上一個人也不剩,因為這六百人無法忍受這麼長的開局時間,所以第一周走了一百人剩五百人,這樣又讓開局時間惡化變成四分鐘,導致第二周流失的人更多,達到兩百人。可想而知的是,剩下的三百人,就會在第三四周走光光,因為隨著遊戲上線人數的減少,遊戲的體驗變得越來越差,自然就更留不住人了。

所以,當一個創業家選擇的創業主題(創業項目),是跟使用者人數有高度依存性的,Miula 會建議,一定要妥善檢視手頭的資源足不足夠,以及該進入的領域是否已經有強大的領先對手了。

要解決使用者數量依存性這問題,解決方法就是在短期內,砸入大量的行銷資源,讓大量使用者在短期內同時加入,快速的提升產品經驗。運氣好一點,如果進入的領域其實是個全新又需求度高的領域,甚至不見得需要大量的經費,就可能可以在短期內滾出大量的新用戶(如 Instagram)。但多數時間,運氣都不會那麼好的,這時候手頭有多少資源,就非常重要了。手頭有五百萬,五千萬,或者是五億的行銷經費,能夠在短期內抓到的用戶數量,差距就是十倍百倍,這差距也會同樣的發生在產品體驗上。

而在擁有足夠的資源之後,第二個就要檢視的是該領域是否有強大的領先者了。

當一個高使用者依存性的創業項目內,已經擁有一個遙遙領先的對手的時候,除非該對手有非常明確的缺點,否則你要讓使用者轉換的 switching cost 是非常高的。WeChat 在台灣打 Line, Google+ 在美國打 FB 都是遇到一樣的困境,資源雖然足夠,但因為要讓使用者轉換的 switching cost 太高,變得是在打一場不可能贏的仗。

如果以上兩個條件都不存在,Miula 建議創業家還是避開這些使用者人數高度依存性的創業項目,因為那不是你玩得起的遊戲。

而不做使用者人數依存性高的項目,那當然就是做使用者人數依存性低的項目囉。

舉些一些使用者人數依存性(User Number Dependency)沒那麼高的項目的範例:

Dropbox,並不會因為台灣有五百個用戶,還是一百萬的用戶影響你的體驗,你一樣可以把檔案與雲端同步。
Evernote,也不會因為你的朋友都沒有用,你就不能在雲端記錄你的筆記。
台北等公車,只要他能夠正確顯示你想坐的下一班車何時來,就算全台北只有你一個人用你還是會繼續用。

當然,使用者人數高度依存性的創業主題,通常很熱門又很吸引人,很多創業家難免會被迷惑,或者想說我還是跟領先產品相當差異,說不定可以算是一塊全新的市場,或是想說我的產品遠勝過領先者,一上市所有的用戶就馬上會轉移。但根據 Miula 的經驗,以上的想法通常是一廂情願居多,到最後 99% 都落入失敗收場。

要避免掉入這個創業主題陷阱,創業家真的很需要智慧與經驗。

你是創業家嗎? 你現在的創業產品,只要使用者人數不多,就會嚴重影響使用者經驗嗎? 那你可能要小心你是否已經掉進這個創業陷阱裡了….

More
articles

Scroll to Top